挑大梁 破难题 育人才——记平岗矿黄金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2024-04-28 0

“根植龙江沃土,科学利用资源,发挥创新动能,服务煤矿生产。”这是平岗矿黄金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目标与规划。黄金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这个工作室直面煤矿的安全生产环节,维修矿山大、中、小型设备,重点攻关项目是针对井下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截齿与钻头等耗材,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开发,提高耗材的耐用度,提高安全生产效率。2021年这个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黄金堂带领团队针对采掘生产存在的瓶颈问题,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积极进行科技攻关,先后荣获多个奖项,为平岗矿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创新发展的“加油站”

这个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瓶颈问题为终极目标”理念,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兼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煤矿生产的坚强后盾。黄金堂坚持每月组织两次研讨,研讨的主题一般都围绕确定创新项目及已有项目的推进开展。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总结加工经验,提高加工技术,完善加工流程,这个工作室自主研发了截齿自动焊接设备,这个设备可实现截齿焊接、淬火一次完成,截齿受热均匀,减少截齿加热次数以及能源消耗,降低变形与开裂缺陷,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效率是手动焊接的10倍。在钻具项目上可加工U82免齿套截齿、Φ100弧形烧结钻头、S135-30重型截齿,也可按照使用单位的要求,制造定制特形钻头。针对在井下施工打钻的过程中,出现钻屑、粉末造成井下运转环境相对较差的问题,这个工作室还自主研发煤矿钻孔粉末收集器,此装置能够有效地将钻孔粉末收集到编织袋中,杜绝粉尘飞扬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装置是利用井下回收的废旧抽排管制作而成的,年结余资金约12万元。

图片

创新成果的“孵化器”

记者了解到,井下煤炭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采用带式输送机运送,由于井下环境特殊,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偶尔会出现非人为性质的断裂。发生断裂时,皮带本身的惯性造成皮带大量脱落,断带恢复的方式是将皮带逐块拆解、打捆,并由工作人员运输到恢复地点逐块连接,一般设置皮带的巷道并不设置轨道,无法用车辆运输,只能人力运送,巷道还有一定的坡度,给运送人员增加了非常大的工作强度。这个工作室研究的带式输送机断带复带装置则是采用风动装置当作动力部分,制作一个皮带卡子固定在皮带上,再使用Φ6.2钢丝绳固定在绞车和皮带卡子上,当发生断带时,先将皮带的一头固定住,操作风动装置把钢丝绳由人力拉出,拉到断带另一头处,安装皮带卡子并紧紧固定,再由专人发出作业指令,开始操作复带装置,待皮带全部拉到指定地点后,再将皮带接上。这个装置恢复时间短,效率高,可以在不影响工程工期的前提下方便安装,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成本投入。

图片

人才培养的“训练场”

为激励工作室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平岗矿修造厂制定了相关工作室制度,包括项目的立项与审批,工作的推进以及奖惩措施等。为提高员工的研发水平和效率,还制定了学习考核方法,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员工之间的交流、外聘教师授课,外出学习等,全面提升了整体研发能力。同时,黄金堂也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员工,他给徒弟于江量身定制了成长方案,从“如何看图纸”开始,到逐渐带领徒弟去生产一线现场教学,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于江成长很快,不仅在工作上能够独当一面,还可与师傅一起解决各种生产难题。

黄金堂说:“感恩企业给了我们稳定的收入,使我们生活有了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激励自己,加大创新力度、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用感恩真诚的心回报企业,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